欢迎您访问山东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串讲笔记 >

《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串讲资料(安徽自考)

2013-04-11 21:43来源:安徽自考网
《传播学概论》总复习
第一章 导
一、单选题: 1.传播学成为一门具有多科性、集纳型特征的边缘学科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二、多选题:1、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2、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又叫经验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3、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可分为四大学派: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以霍洛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
三、名词解释: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2、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3、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诞于美国。
四、问答:1.大众传播具有什幺特点(或者说大众传播与一般人际传播不同之处):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①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②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③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④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⑤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2.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何区别和联系?相同之处:传播学与新闻学存在着“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即血统关系,也就是说传播学和新闻学是从同一母体学科中产生出来的两个分支;或者说传播学是新闻学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报学、新闻学)。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不同之处: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②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宣传分析法。③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3.结合实际,学习、研究传播学有哪些现实意义?答:传播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多科性社会科学,学习传播学,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传播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论框架的完善和体系化,而且更在于它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对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可以加强人们在传播行为中的自觉性、目的性和有效性。学习和探讨传播学原因和大众传播学理论,将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众传播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间各项事业的交流与合作。就新闻工作的角度来说,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着的新闻改革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将有利于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专业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质,加强新闻队伍的建设。今天,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和知识利用的增值将成为驱动技术和产业发展原动力。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对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因此而引起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推动我国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
单项选择:1.1946年,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2、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5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多项选择:1.传播学的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
问答:1.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有哪些?答: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可以说是可能(学科背景)和需要(媒介背景)相结合的结果。从主观条件看,19世纪、20世纪以来,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相互关联、相互启发),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近一个世纪以来,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能化(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登台),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如上所述,正是这种学科背景和媒介背景的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2、简述施拉姆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幺?他是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代表作有《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3、简述哈罗德·拉斯韦尔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幺?答:①提出传播的5W模式,首次较科学的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②提出“社会传播”及”大众传播学”的概念。③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④代表作为《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4、简述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幺?答:①卢氏首创了“群体动力学”和“场论”其核心内容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②卢因强调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③卢因培养了一批横跨传播和社会心理研究领域的出色弟子,还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④代表作为《解放社会矛盾》。5、简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幺?答:①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②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③代表作为《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6、简述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幺?答:①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了总结。②主要方法是“控制实验法”。③代表作是《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等丛书》。7、论述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答:传播学的诞生地,是在美国,因为无论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还是从科学认识的水准上看,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下面具体分析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虽然,作为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最早并非出现在美国,但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后起之秀,迅速地追赶并超过了先行者。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巨大成功,至19世纪中,美国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大众化报纸(这成了大众传播时代开幕的标志)。20世纪后,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广播电台。二战以后,美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拥有了一批全球知名的媒介。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平时,还是在大选或战争期间,报纸在美国的政治机制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经济角度看,媒介一方面以大量的经济信息的传播,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媒介本身也变成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了丰厚的利润。从社会角度看,媒介给大众带来的利与弊,都得到了充分的显露。于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急迫而重大的课题。另一方面,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有着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的乎研氛围以及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土。二战期间,大批欧洲的知识精英流亡美国,也为美国科学研究的繁荣局面做出了贡献。人类几千年智能的积淀,在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之硕果,其中的许多成果,如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语议学、新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和传播有天然的联系,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在这种多学科背景下诞生的传播学,还因此具有了边缘性的鲜明特色。
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一、单选:1、伯洛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二、多选:1、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2、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3、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4、申农-韦弗模式比5W和7W多一个噪声源;5.传统的线性模式:拉斯韦尔-5W、布雷多克-7W、申农-韦弗模式;6.控制论模式:德福勒模式-反馈之设施、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单位、日本学者竹内郁郎-传播过程;丹斯-螺旋形模式;7.社会系统模式: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模式。
三、名词解释:1、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四、问答1. 论述拉斯韦尔模式的特色及其历史局限性(或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贡献:一,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二,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它的不足:是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点:①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 ②引入了“反馈”的机制;③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单选:1.归纳理论是卡特赖特在劝服原则中提出的。2.拉扎斯菲尔德于1940年和1944年对总统选举方面的研究中,在《人民的选择》(1944)和《选举》中批驳了“魔弹论”,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和“舆论领袖”的概念。3.机能理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斯汀格有关态度改变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多项选择: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科学性、操作性、综合化与定量化。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历史的观点、机率的观点、系统的观点。3、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①选择课题;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4、问卷调查的主要特点:①标准化;②匿名性;③操作性。5、内容分析的种类:①实用语义分析;②语义分析;③符号载体分析。6、传播学理论建构的类型:归纳式理论;演绎式理论;机能式理论;模型。7、提问设计的原则:1.合理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要求:不提双重问题、提问不带倾向性、艺术性原则);3.艺术性原则。8、抽样调查按照取样是否遵循随机原则可分为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9、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又叫随机抽样,主要有两种: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等距随机抽样(又叫系统抽样、机械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又叫类型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又叫聚类随机抽样)和多阶段随机抽样。10、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判断抽样(又叫立意抽样)、定额抽样(又叫配额抽样)、偶遇抽样(又叫方便抽样)和雪球抽样等。
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2、实验组: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的“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的“控制组”;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问答:1.内容分析:1952年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在其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曾下过一个经典性的定议:“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具体四个特点:1.客观性;2.系统性;3.定量性;4.显性内容。我们把内容分析方法的运用按照其分析的对象性特征来划分:实用语议分析;语议分析;符号载体分析。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分类标准;抽取分析样本;实施统计分析。
第五章 传播的社会功能
单选:1、托尔曼提出:传播的个人功能,很多是属于工具性的。
多选:1、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列举了传播媒介个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现:信息功能;发展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的功能;娱乐功能。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3、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社会功能有: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
名词解释:1、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大众文化的特点是:①商品性;②通俗性;③流行性;④娱乐性;⑤大众传媒的依赖性。2、授予地位: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事实表明,当个人或社会政策一旦获得大众传播的好评时,其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也就提高了。这就是说,大众传播能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合法化,从而授予个人和集体声望并提高其权威性。提高声誉的另一种迂回方式是,由知名人士发表言论予以推荐。这样不仅会提高被推荐者的声誉,而且同时也给推荐者本人带来了声誉。这种社会关系的连锁反应,其作用并非合理,但却十分有效。
问答:1、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一、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二、社会协调功能。激励和动员群众,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论文中心。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也防止受传者因信息过多而无所适从,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地位,防止外来文化“入侵”。三、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文化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四、娱乐功能。有助于把统治阶层的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文化体系来说,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2.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分析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失调:一、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二、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这会防碍社会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受众的主动精神也会受到不利影响。三、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发挥的文化传递功能会扩大“大众”社会。标准化教育会使社会成员失去学习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四、娱乐的功能失调: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媒介假日”中,降低审美情趣,限制他们的社会性行动。
第六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单项选择:1、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2、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3、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4、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卢因。5、经济控制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
多选:1、基本的控制形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2、政府操纵新闻控制传播的手段:吹风、试探性气球、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3、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①自由是一种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②一种媒介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社会必须保护公众的“知晓权”;③“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是有区别的;④政府应该对传媒作适当的控制。4、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
名词解释:1.把关人(守门人):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2.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3、“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问答:1、传播的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①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②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况,如批判学派的研究;③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2.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独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约束与国家统管式。①集权主义理论的思想主旨是: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②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有: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幺是真理。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束”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③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3、简述传播的四种基本控制形态: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单选:1、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传递信息。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2、语言符号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3、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4、新闻属于“维持性信息”。
多选:1.信息的特性:①信息的共享性②信息的扩散性③信息的传递性④信息的扩充性⑤信息的浓缩性⑥信息的替代性。2、信息的几种分类:从哲学角度分:客观信息、主观信息;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茹科夫);哲学的认识为标准: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从信息的表现形式分:语言、符号、图像;从信息内容的性质分: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从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分: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3、语言符号的特性:①有声的。②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任意的。③语言的结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而且有一定模式。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不同:①语言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性的。②语言信息的传递只能经过一个信道,是线性的。③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可靠。
名词解释:1、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2、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局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非语言符号有:体语、类语言、艺术。3、可读性:原意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4、类语言(171页)5、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出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期及其效率。
问答:1、传播学对传播内容的研究有哪些一般性结论?①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②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③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吸引更多的受众,大多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抽象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内容及其传递与交流,并未涉及讯息的本质和实质问题。2、信息科学对大众传播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信息科学是传播学理论基础之一;信息科学对传播学渗透和介入的过程,也是渐进的、由点到面和不断扩展的。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①对传播模式和一些理论有重要影响。传播理论产生的初始阶段,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就提出了一般传播系统模式,阐明了信息由信源经渠道到达目的的传播过程,深刻而明白无误地揭示了传播系统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确立了传播过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有序性。②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信息科学带有浓厚的方法论性质。传播学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等主要研究法,都离不开足以解决传播系统问题的住处科学所提供的科学方法。③对传播学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的冲击。信息科学对传播学建立理论构架影响是60年代以后的事。系统论囊括范围更宽广,抽象程度更一般,更适合作为传播学的理论构架。3、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其特点有:①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②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达③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④新闻有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4.信息流量过低或过高会造成什幺后果?如何解决?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它的后果是:①信息的匮缺,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分享世界各国已开发出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源。②信息匮缺,科学技术必然落后,民族便处于愚昧状态。③信息匮缺,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④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信息量过高的后果:①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不安,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②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也是一种人为的噪音。③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掏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对策: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幺。①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的多种需求。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信息流量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③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当信息低量时,实行正反馈。
第八章 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单选:1、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通称为“渠道”。2、 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完善了金属活字负印刷术。1456年,印刷《圣经》。3、1844年,美国工程师摩尔斯发明了电报机。4、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5、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文物台-KDKA广播电台,于当年11月2日开始播音。6、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名词解释:1. 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媒介即讯息”是他的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他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3.冷媒介与热媒介: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4、英尼斯媒介偏倚性观点:他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是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5、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他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6、地球村: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天涯似咫尺,打破了旧的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紧缩成了地球村。
问答:1.试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几种媒介的特点:报刊:长处:①信息容量大;②保存信息的力量强;③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短处:①时效性不如广播与电视;②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③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杂志:以使用文字符号为主。新闻性不强,更趋于专业化、专门化,而且重视图文并茂,印刷技术和纸张的质量更讲究。广播:优点:①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②受众面广,渗透性强;③充分运用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感染听众,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缺点:①广播内容保留性不如报刊,受众选择余地小。②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电视深刻。电视:优点:①视听兼备,图声并茂,感染力强。②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力量强。缺点: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电视接收机价格较高,又不如收音机轻便易带。3、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着称的。一、“媒介即讯息”(详见名词解释);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他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详见名词解释)。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但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他们的理论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麦克卢汉的著述对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划分。4、简要评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包括理论及评价)主要论点(理论):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重迭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众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评价:优点(1)梅罗维茨理论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2)根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3)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对媒介的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梅罗维茨理论的缺陷: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梅罗维茨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
第九章 受传者研究
单选:1、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2、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受众进行系统的抽样调查始于80年代初。1982年首都新闻学会在北京发起了一次读者、听众、听众调查,它标志着科学的、系统的受众调查在我国的兴起。
多选:1、受众接受信息的动机①消遣娱乐②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③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④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2、读者调查包括四种:①读者概况调查②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③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④读者-非读者研究。3、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特点①延迟性②间接性③代表性④累积性⑤量化性。4、我国受众调查工作的进展有:①深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②形式的多样化③受众调查队伍的形成、壮大④受众观念的加强和受众理论的发展。
名词解释:1、受众:传播学中的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2.枪弹论(魔弹论、子弹理论、皮下注射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但后来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时,受众似乎是“中弹”了,而却“拒不倒下”。2、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3.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4、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常常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并且往往由于某些信息易于获得,自己也没有什幺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记住了这些内容。(应当注意“黄金时间”的效应。)
问答:1.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什幺?①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②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③分散性。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2. 简要评述当前常见的几种受众的理论受众的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贡献在于: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手。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受众的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为的影响。贡献: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但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社会群体的特征虽是对受众成员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行为的。受众的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贡献: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作出采纳与否的决策。总之,三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影响受众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的一些因素,但不能面面俱到地解释影响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的一切因素。3、为什幺说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受众的选择性因素①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②选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③选择性记忆:受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综上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并非简单受到某种单一因素的影响,试图用某种单因论来解释它是不全面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理解受众心理上的选择过程的重要性。4、大众传播中反馈的间接性具体反映在哪两个方面?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作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单选:1.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影响,提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观点。2、研究战时宣传的最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对大战中的各种宣传策略和手法及其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出版了《世界大战中宣传技巧》(1927)一书,并因此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3、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多选:1、传播效果(针对一般性传播媒介意义)的三个层面: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2、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3、戈尔丁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分四种类型(看图)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4、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5、传播效果研究20世纪20-30年代的出现在美国的原因:传统的印刷媒介已经走过政党报刊和黄色报刊阶段而进入了一个大众报刊时代;另一方面,第一次的世界大战是一个历史因素。6、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强化”效果、“结晶”效果、“改变”效果。7、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可以说是“传播流程”研究的三部曲。
名词解释:1、魔弹论(皮下注射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的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2、意见领袖: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3、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4、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5、休眠效果:霍夫兰等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问答:1.试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从20世纪早期的“魔弹论”到40-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魔弹论”主张一种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理论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作出的重新评价。缺陷:魔弹论是错误的,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作了过于简单的描述。“有限效果论”内容;缺陷:①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它只探讨了后两者,忽视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②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宏观效果研究: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出现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沉默的螺旋假说、知识格差(知识沟)研究、培养分析、编码与释码研究等。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①它们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②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③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3.传播主体会对传播效果之间产生什幺影响?①主体的“把关”和效果定向。“把关”是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把关”研究表明,传媒选择提供什幺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②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③“休眠效果”。由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霍夫兰等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4.传播技巧会对传播效果产生什幺影响?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理解难度增加,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②“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编辑部强的抵抗力。③“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④“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幺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⑤ 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5.意见领袖具有哪些特点?意见领袖的作用: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其基本特征:⑴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⑵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⑶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即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传统社会或农村社会中,意见领袖一般以“综合型”为主。⑷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在政治生活领域,都活跃着一大批意见领袖。后来的研究大都认为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要重视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单选:1、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2、“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3、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
多选:1、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的三个角度:认知模式、显着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2、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的因素主要有:时空因素;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社会文化规范。3、培养分析理论的外围研究有: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5、“知识沟”扩大的原因: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8、“培养分析”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名词解释:1. 拟态环境: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中说: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2、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3、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4、上限效果论: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人们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5、霍尔的“编码释码”:霍尔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一个编码和释码的过程,认为媒介的信息生产是一种按照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社会事物进行符号化作业的活动,其目的是为这些事物赋予“占统治地位的语义”;另一方面受众的释码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有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和妥协式解读等。6、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问答:1.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幺,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其不足之处有哪些?观点: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2、“沉默螺旋”理论的内容、不足及其特点:内容: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不足: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特点:① 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5.日前的效果理论在三个方面存在分歧:①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整合与分化。强调大众传播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整合效果的: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议程设置功能。强调社会分化效果的:知识沟理论,霍尔的编码与释码。②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评价-肯定与否定。肯定:上限效果。否定:沉默的螺旋,知识沟理论,霍尔的编码与释码。③关于受众的性质-“能动”与“被动”。魔弹论认为受众是无保护的、孤立的。有限效果论与被动受众观对立。传播流程研究提出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论。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单选:1、提出有名的“文化霸权”理论是与卢卡奇同属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人物的葛兰西。 
多选:1、传播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特征:经验的 批判的;方法定量的 思辩的;理论基础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  研究态度具体实证的;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研究注重控制分析。
问答:1.批判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立场上的不同各表现在什幺方面:加拿大学者史密斯对两大学派的差异概括为以上三点。我们认为,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所有差异、分歧与矛盾,统统都导源于立场的不同和主观态度的不同。态度上:传统学派是肯定现状、服务现状,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研究方法上:传统学派以“科学”性见长,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批判学派也不时采用一些实证性方法,二者一是科学实证的,一是哲学思辩的。2.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不同:霍克海默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而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合的顺从化结论;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所以,批判理论是作为一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
第十三章 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名词解释:1.数字化:与模拟技术相对而言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2.黑客:通过破译别人的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后者的网页,乱加篡改,造成对后者的骚扰攻击或者网上窃取信息等。3.数字化技术:是将诸如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可感的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库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即计算器语言可处理的信息的技术。这种信号可以压缩、保存、传输、加工、复现,容易加密。
问答:1.信息高科技术对大众传播带来了哪些挑战?电脑联网具有不容置疑的先进性。(1)首先感受这种压力的,是报业。当年图文并茂、声光兼备的电视兴起时,报业就曾面临严重的挑战。而且,电脑网络又具有电视所没有的一些长处。报业再次面临冲击。长期以来受到视听兼备的媒介电视挑战的无线电广播,现在也面临来自网络这一具有一系列新的优势的、视听兼备的新媒介的冲击。就连曾长期以技术手段先进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电视网络的挑战视而不见。电脑网络的加入传媒行列,意味着电视不再拥有特殊地位。(2)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于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也正构成挑战。管理传统的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有效方法,不一定对管理网上的传播活动有效或不一定完全适用。电脑“黄毒”现象,已在世界各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策主要有法规手段和技术手段。如英国的“安全网络R-3号”计划和“V芯片”技术。网上的“垃圾电子邮件”现象,也是对传播事业社会管理的一个新挑战。联网业管理中的新问题还牵涉到版权。还有“黑客”。2.现代互联网这一新媒介具有哪些重要特征?(试论网络传播产生冲击的原因2004.4)①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任何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②通过网络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反馈环节较强。③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系统,服务于以不同方式展开的不同种类的传播活动。④理论上讲,网络允许人类社会利用电脑网络空间无限量地进行信息沟通。⑤加入电脑网络的用户,均可成为信息的提供者。⑥网上传播是非限性传播。3.信息高新科技使得传媒业中哪些界限出现了模糊化的趋势?(或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产生了哪些影响?)①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无线广播台上网,实现图声茂。打破电视一枝独秀的局面。网络版报刊的发行靠电子技术。② 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人类传播中出现了电子对话式的信息流通形式。在人际传播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硬件。媒介机构上网,处于输入端的受众,不同于往日传统大众传播中的“面”,而是对信息内容与信息符号形式组合有着很大选择权的无数个“点”。③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把关人”,对信息的选择,承担起比以往更多的责任。
 


本资料doc文件下载:
《传播学概论》自考串讲资料.doc

上一篇:《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自考串讲资料(2009年10月)(安徽自考)

下一篇:《公共关系案例》串讲资料(安徽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