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山东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00071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十七)

2013-07-19 21:29来源:安徽自考网
第十九章 农村扶贫
  §19.1  农村扶贫的含义及其对象
  一、农村扶贫的含义: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救助项目。
  二、农村扶贫的对象
  §19.2  农村扶贫的战略选择
  一、贫困致因的分析
  1、扶贫战略的含义:指一定时期对一定地区和人群实行扶贫计划   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主要途径或手段。
  2、致贫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的因素(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人口出生率和不健康心理);政策因素;
  二、农村扶贫战略选择:
  1、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策略;
  2、经济增长带动扶贫的战略
  3、项目开发扶贫战略
  4、综合性扶贫开发战略
  §19.3  农村扶贫的方式和方法
  一、劳务输出
  二、小额信贷
  三、以工代赈
  §19.4  农村扶贫资金
  扶贫目标的实现和扶贫项目的实施,首要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我国扶贫资金来源主要有:
  一、国家扶贫基金
  二、地方配套资金
  三、国际组织扶贫资金
  §19.5  我国农村扶贫的成就、问题与前景
  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成就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经验
  1、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2、坚持扶贫到户的原则
  3、综合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4、全社会参与扶贫
  5、坚持开放式扶贫
  6、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三、21世纪扶贫之路的思考
  1、通过扶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强化效果评估和政绩考核
  3、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防止返贫发生
  4、贫困地区要与市场经济对接
  第二十章    法律援助制度
  §20.1  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含义与本质:是国家以法制化、法律化的形式,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手段,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二、了解世界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背景。
  §20.2  法律援助立法和组织机构
  一、法律援助立法:世界各国相继在形式和程序上建立和发展了一套法律援助制度;而在我国尚无专门立法,只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
  二、法律援助机构、职能设置
  §20.3  法律援助的资金
  一、来源:主要有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两种模式。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刚刚起步,政府资金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
  二、资金管理:根据法律援助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0.4法律援助对象的确定和援助范围
  一、对象:一般是经济困难的自然人,一个重要条件是已经立案而且受援案件有胜诉的可能性,法律援助对象还有国籍、地域管辖限制。
  二、法律援助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规定,主要包括刑事法律援助和民事法律援助。
  §20.5  法律援助程序
  指法律援助机构为受援对象提供帮助的申请、审批、实施、监督等工作制度的规定。
  §20.6  法律援助方式
  我国目前主要是律师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方式。
  §20.7  法律援助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各国法律援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经费严重不足,组织机构权力分散,权责不明,管理不得力等。
  二、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对受案管理逐步做出灵活规定,完善法律援助计划,扩大法律援助和服务范围。
  第二十一章 社区服务
  §21.1  当代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的兴起
  一、社区的含义:
  1、概念: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紧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气氛的社会群体。
  2、构成要素: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与社区生活相适应的规范;
  满足社区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
  二、当代社区发展的主要内容
  三、社区服务的兴起
  §21.2  社区服务的内容及特征
  一、社区服务的内容:
  1、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2、为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提供的服务
  3、文化活动和社区心理咨询活动
  4、优抚服务
  5、便民利民服务
  二、社区服务的特征:
  1、福利性服务;
  2、区域性服务;
  3、群众性服务;
  4、综合性服务;
  §21.3  社区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一、社区服务的基本社会功能:通过群众性的社区服务实现社区自治;通过综合性的服务与管理实现社会整合;通过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达到社区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社区服务的具体功能与作用
  1、补充国家和单位的福利不足,实现福利社会化;
  2、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
  3、增进居民团结,改善社会风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4、社区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扩大就业渠道;
  5、社区服务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完善社会基层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21.4  我国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服务能力不足,满足不了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2、社区服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3、社会参与率不高,社区的参与局面尚未形成。
  二、我国社区服务需要采取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提高社区服务社会化水平;
  2、提高社区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满足社会多层次需要;
  3、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发展基金制度,保证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
  4、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优化社区环境。
  第二十二章 社会保障立法
  §22.1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一、法的本质:了解法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保障关系:即国家社会保障经办组织、各类保险人、投保人、被投保人及受益人之间在社会保障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二、社会保障法的概念:了解各项社会保障法的定义,及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的含义;其调整对象是以国家保险为主体的公共领域的社会关系。
  §22.2  社会保险法的内容和地位
  一、内容:即社会保险关系所涉及的事物;
  二、地位:以发展成为独立于民事立法和劳动立法的新兴法律;
  §22.3  社会保险的法律规范
  了解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渊源、适用范围以及社会保险与法制的依托性。
  §22.4  社会保险的法律关系
  一、概念:社会保险法律关系:即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之间,因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支付和基金管理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构成:由主体、内容、客体三部分组成。
  三、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失:了解各自的概念及法律依据。
  §22.5  社会保险的立法实践
  明确国际标准,并了解欧盟各国(德、法、英)的立法实践及美国的社会保险立法和拉丁美洲国家、亚洲各国的情况。
  §22.6  社会保险的司法制度
  要完善司法体系,健全司法结构,遵循独立司法原则,将司法体系具体到社会保险争议的定义、种类、处理方式中去分析。

 
上一篇:自考00071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十六)

下一篇:04532财务会计专题自考串讲复习资料(专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