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自考复习资料(第十八章)
2013-07-02 22:03来源:安徽自考网
第十八章 对销贸易与加工贸易
本章重点难点
1、对销贸易的概念
2、加工贸易的概念
3、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区别
4、来料加工的性质和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补偿贸易的基础是( )
A.国内需求 B.政策法规 C.信贷 D.技术设备
2.在加工贸易中,有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两种方式,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在国内销售 B.原料来自国内,成品销往国外
C.原料来自国内,成品在国内销售 D.原料来自国外,成品销往国外
3.来料加工是( )
A.原料来自国内,成品销往国内 B.原料来自国内,成品销往国外
C.原料来自国外,成品销往国内 D.原料来自国外,成品销往国外
4.在来料加工业务中,对料与成品的所有权归属,正确的理解是( )
A.均属于加工方 B.均属于供料方
C.料属于供料方,成品属于加工方 D.成品属于供料方,料属于加工方
5.在加工装配业务中,我方( )
A.承担市场销售风险 B.赚取工缴费 C.赚取原料到成品附加价值 D.从国外购进原料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 B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补偿贸易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补偿贸易是以信贷为基础的贸易形式
B.以设备提供信贷和回购协议是补偿贸易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C.可以用直接产品和间接产品补偿
D.不能用劳务补偿
E.可以用劳务补偿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ABCE
三、名词解释题
1.对销贸易:在互惠的前提下,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贸易方达成协议,规定一方的进口产品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都以相对的出口产品来支付。
2.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基础上进行的,进口商进口机器设备,然后用引进的机器设备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或劳务,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及利息。
3.进料加工:指从国外进口原料或零件,利用本国设备和劳动力,加工成成品再出口的贸易方式。
4.来料加工:是指由外商提供原料或零部件,我方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并收取约定的工缴费。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原料和成品的所有权始终属于外商(委托方)。
5.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是对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统称,是一种委托加工的贸易方式。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是加工贸易的一种形式。加工贸易包括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两者的共同点是“两头在外”,即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又输出国外。
四、简答题
1.简述对销贸易的形式。
答:(1)易货贸易。直接易货;综合易货。(2)互购。又称为平行贸易,是相互购买的意思。
(3)补偿贸易。(4)转手贸易。又称三角贸易。(5)抵销交易。
2.简述补偿贸易的类型。
答:按照偿付设备价款所采用标的不同,补偿贸易大体上有四类:
(1)直接产品补偿;(2)间接产品补偿;(3)劳务补偿。(4)综合补偿
3.补偿贸易的特点?
答:(1)它是在信贷的基础上进行的,设备引进方要承担利息;(2)设备供应方必须承诺回购对方产品或者劳务的义务;(3)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易起到利用外资作用的交易方式。
4.对销贸易的利弊?
答: 优点: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冲破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并且在不增加外债的情况下,换取急需的技术、设备和物资。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对销贸易,以较优惠的价格获得原材料。
缺点:(1)它是在互惠的原则下进行的,使得交易对象的选择和交易的达成以及履约出现很大的困难。(2)在对销贸易的方式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很大削弱,价格往往与正常价格有很大的偏离,对一国来说,难以获得社会劳动的最大节约。
5.简述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异同。
答(1)相同点:都是两头在外。
(2)不同点:
①进料加工中原料的进口和成品的出口是两笔交易,原料和成品均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而来料加工中的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是属于同一笔交易,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②在进料加工中,加工方要承担经营风险。而在来料加工中,加工方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加工费。
6.简述进料加工的具体做法。
答:(1)先签订进口原料的合同,加工出成品后再寻找市场和买主;(2)先签订出口成品的合同,再根据国外买方的订货要求从国外购进原料,进行生产;(3)对口合同方式,即与对方签订进口原料合同的同时签订出口成品的合同。
7.开展进料加工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进料加工有何重要意义?
答:(1)有利于解决国内原材料紧缺的困难,利用国外资源;(2)可以更好地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和客户的要求,做到产销对路,减少库存积压;(3)可以利用我国劳动力优势,扬长避短,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